[特邀报告]城市河流人为源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示踪潜力

城市河流人为源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示踪潜力
编号:1466 稿件编号:3807 访问权限:私有 更新:2023-04-11 10:46:56 浏览:797次 特邀报告

报告开始:2023年05月08日 08:12 (Asia/Shanghai)

报告时间:12min

所在会议:[15C] 15C、水文地球科学 » [15C-2] 15C-2 水文地球科学

暂无文件

摘要
稀土是一种极具战略意义的稀有资源,素有“新材料之母”、“工业维生素”之称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电子信息、新能源、医疗、农业等领域。随着稀土元素使用的增加,其在开采、加工、使用、处理处置等各个环节排放进入环境的量也随之升高。1996年,Bau and Dulski首次报道了德国人口密集区的自然河流中出现显著的高含量Gd元素,高达0.1ug/L,比自然水体高出3个数量级,在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中表现出明显的Gd的正异常(Bau and Dulski, 1996)。Kulaksiz和Bau在2011年首次报道第二种人为源稀土元素La,研究者在德国莱茵河Worm市下游发现了非常高的La含量,受污染点的La达到338ng/L(上游背景区为1.9ng/L), 到污染点下游400km,人为源La仍然占比达94% (Kulaksiz and Bau, 2011)。这些人为源稀土元素进入天然水体,即为稀土元素潜在污染风险提出了警示,同时由于稀土元素优秀的示踪潜力,为城市人为活动排放新污染物示踪提供新思路。
人为源稀土元素具有常具有不同的轻、重、中稀土元素(LREE、HREE、MREE)组成特征,或者独特的单元素正异常,被用于示踪人为输入。如,受石油加工中含LREE催化剂使用的影响,沉积物往往富集LREE(Olmez et al., 1991);受硫化矿和磷石膏污染的水体富集MREE(Mao et al., 2014; Tranchida et al., 2011);酸性降雨表现更高的MREE含量(Sholkovitz et al., 1993; Zhu et al., 2016)等。对贵阳市南明河流域进行了多年连续采样分析发现,南明河上游小支流中,受城市影响显著的金钟河存在显著人为源Gd正异常现象,占比最高可达98%,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。同时,研究发现水体中人为源Gd含量与Cl-、氧氟沙星含量密切相关,显示出人为源Gd对城市水环境中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均有良好的示踪潜力。
(参考文献略)
 
关键字
城市河流,;稀土元素,;人为来源
报告人
吴起鑫
教授 贵州大学

稿件作者
吴起鑫 贵州大学
发表评论
验证码 看不清楚,更换一张
全部评论

联系我们

会务总协调、疫情防控:

沈焕锋(13163235536;shenhf@whu.edu.cn)

管小彬(18007973663;guanxb@whu.edu.cn)

魏秀琴(15871750333;weixiuqin@whu.edu.cn)

会场安排:

沈焕锋(13163235536;shenhf@whu.edu.cn)

李长冬(15327198910;lichangdong2008@126.com)

张 亮(15827200707;lzhang@whigg.ac.cn)

徐 鹏(13554674258;xupengwhu@whu.edu.cn)

学术安排:

王伦澈(13349889828;wang@cug.edu.cn)

庄艳华(13349889826;zhuang@apm.ac.cn)

李星华(15527964369;lixinghua5540@whu.edu.cn)

会议注册:

管小彬(18007973663;guanxb@whu.edu.cn)

赵 林(18071070948;linzhao@whu.edu.cn)

会议财务:

张传喜(13627137374;zhangchuanxi@whu.edu.cn)

石玉婷(13476286537;yutingshi@vip.qq.com)

商业赞助:

阮志敏(15871826028;ruanzm@whu.edu.cn)

黄文丽(13693626212;wenli.huang@whu.edu.cn)

会议服务,酒店预定,网站、注册系统服务:

曹雪峰(18971567453;carol@chytey.com)

金钰壹(18271358859;jinyuyi@whu.edu.cn)

会务总协调、疫情防控:
沈焕锋(13163235536;shenhf@whu.edu.cn)
管小彬(18007973663;guanxb@whu.edu.cn)
魏秀琴(15871750333;weixiuqin@whu.edu.cn)
会场安排:
沈焕锋(13163235536;shenhf@whu.edu.cn)
李长冬(15327198910;lichangdong2008@126.com)
张 亮(15827200707;lzhang@whigg.ac.cn)
徐 鹏(13554674258;xupengwhu@whu.edu.cn)
学术安排:
王伦澈(13349889828;wang@cug.edu.cn)
庄艳华(13349889826;zhuang@apm.ac.cn)
李星华(15527964369;lixinghua5540@whu.edu.cn)
会议注册:
管小彬(18007973663;guanxb@whu.edu.cn)
赵 林(18071070948;linzhao@whu.edu.cn)
会议财务:
张传喜(13627137374;zhangchuanxi@whu.edu.cn)
石玉婷(13476286537;yutingshi@vip.qq.com)
商业赞助:
阮志敏(15871826028;ruanzm@whu.edu.cn)
黄文丽(13693626212;wenli.huang@whu.edu.cn)
会议服务,酒店预定,网站、注册系统服务:
曹雪峰(18971567453;carol@chytey.com)
金钰壹(18271358859;jinyuyi@whu.edu.cn)
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