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口头报告]数据匮乏的滨湖地区人类-自然耦合系统活性氮收支 ——以坦桑尼亚姆万扎为例

数据匮乏的滨湖地区人类-自然耦合系统活性氮收支 ——以坦桑尼亚姆万扎为例
编号:354 稿件编号:183 访问权限:私有 更新:2023-04-08 11:56:54 浏览:955次 口头报告

报告开始:2023年05月06日 16:55 (Asia/Shanghai)

报告时间:15min

所在会议:[4A] 4A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» [4A-1] 4A-1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

暂无文件

摘要
氮是生命必需的营养元素,也是温室气体、地表水污染物、空气污染物等组成的主要元素。定量评价区域氮素收支对有效控制氮素排放、科学管理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采用城乡复合氮循环(URCNC)模型,对数据不足的典型滨湖地区姆万扎地区的氮收支进行了分析,清晰描述了牲畜子系统、农田子系统、人类子系统和垃圾填埋场子系统的氮流动过程,明确了大气子系统和地表水子系统的氮输入来源。结果表明:(1)农田子系统是氮素通量最大的子系统,氮的输入、输出和积累量分别为33116 t N、31,925 t N和1191 t N。畜牧业是第二大氮通量子系统,氮的输入、输出和积累分别为31013吨、30183吨和830吨。人体子系统的氮通量也较大,氮的输入、输出和积累分别为17905、17125和780吨。垃圾填埋场子系统氮的输入、输出和积累量分别为3700吨、770吨和2930吨。(2)从畜牧业子系统、农田子系统、人类子系统和垃圾填埋场子系统向大气子系统排放的N分别为8093 t、6864 t、3959 t和758 t。(3)地表水子系统总Nr输入量由2010年的18545 t N增加到2020年的20174 t N, 10年间增加了8.78%;预计到2030年,地表水子系统总Nr投入将达到24946 t N,比2020年增长23.65%。牲畜子系统是最大的来源,耕地子系统是第二大来源,人子系统是重要来源。(4)人口增长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是氮素的主要驱动因素。(5)技术和政策共同对减少地表水氮污染有重要贡献。
关键字
氮收支,URCNC,姆万扎
报告人
熊传合
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

稿件作者
熊传合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
发表评论
验证码 看不清楚,更换一张
全部评论

联系我们

会务总协调、疫情防控:

沈焕锋(13163235536;shenhf@whu.edu.cn)

管小彬(18007973663;guanxb@whu.edu.cn)

魏秀琴(15871750333;weixiuqin@whu.edu.cn)

会场安排:

沈焕锋(13163235536;shenhf@whu.edu.cn)

李长冬(15327198910;lichangdong2008@126.com)

张 亮(15827200707;lzhang@whigg.ac.cn)

徐 鹏(13554674258;xupengwhu@whu.edu.cn)

学术安排:

王伦澈(13349889828;wang@cug.edu.cn)

庄艳华(13349889826;zhuang@apm.ac.cn)

李星华(15527964369;lixinghua5540@whu.edu.cn)

会议注册:

管小彬(18007973663;guanxb@whu.edu.cn)

赵 林(18071070948;linzhao@whu.edu.cn)

会议财务:

张传喜(13627137374;zhangchuanxi@whu.edu.cn)

石玉婷(13476286537;yutingshi@vip.qq.com)

商业赞助:

阮志敏(15871826028;ruanzm@whu.edu.cn)

黄文丽(13693626212;wenli.huang@whu.edu.cn)

会议服务,酒店预定,网站、注册系统服务:

曹雪峰(18971567453;carol@chytey.com)

金钰壹(18271358859;jinyuyi@whu.edu.cn)

会务总协调、疫情防控:
沈焕锋(13163235536;shenhf@whu.edu.cn)
管小彬(18007973663;guanxb@whu.edu.cn)
魏秀琴(15871750333;weixiuqin@whu.edu.cn)
会场安排:
沈焕锋(13163235536;shenhf@whu.edu.cn)
李长冬(15327198910;lichangdong2008@126.com)
张 亮(15827200707;lzhang@whigg.ac.cn)
徐 鹏(13554674258;xupengwhu@whu.edu.cn)
学术安排:
王伦澈(13349889828;wang@cug.edu.cn)
庄艳华(13349889826;zhuang@apm.ac.cn)
李星华(15527964369;lixinghua5540@whu.edu.cn)
会议注册:
管小彬(18007973663;guanxb@whu.edu.cn)
赵 林(18071070948;linzhao@whu.edu.cn)
会议财务:
张传喜(13627137374;zhangchuanxi@whu.edu.cn)
石玉婷(13476286537;yutingshi@vip.qq.com)
商业赞助:
阮志敏(15871826028;ruanzm@whu.edu.cn)
黄文丽(13693626212;wenli.huang@whu.edu.cn)
会议服务,酒店预定,网站、注册系统服务:
曹雪峰(18971567453;carol@chytey.com)
金钰壹(18271358859;jinyuyi@whu.edu.cn)
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